第19章 需观老人行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感悟,了不得,了不得啊……”

    朱厚熜平复了下情绪,揣着明白装糊涂,问道,“这些全都是你爹教你的?”

    少年摇头。

    “还有你娘对吧?”

    少年还是摇头:“其实,这些基本上都是我舅舅教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舅舅啊。”朱厚熜一脸恍然,又释然一笑,“舅甥亲,舅甥亲……嗯,老话说的好啊。”

    稚童挥着小拳头嚷嚷道:“宝舅舅最好了。”

    朱厚熜亲昵地捏了捏小孙子肥嘟嘟的脸蛋儿,再次带着答案问问题——“小锋啊,你爹,你娘,你舅舅,你觉得谁最聪明,谁最智慧?”

    少年有些为难。

    “跟爷爷还有什么不能说的?”

    “好吧。”少年干笑道,“我是觉着……我爹智慧却不够聪明,我娘聪明却不够智慧,我舅舅却是全占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少年忽然瞧了祖爷爷一眼,收回目光道,“我突然感觉舅舅跟祖爷爷很像,嗯…,好像跟您也有一些像,不过还是像祖爷爷。”

    老道士哑然。

    “哪里像啊?”

    “我也说不上来,就是感觉……”少年挠着头,不太自信的样子,“可能是因为你们的聪明比较接近?嗯,大概是这样吧?”

    老道士失笑点头,又问:“爷爷和你舅舅相比,你认为谁更聪明、谁更智慧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

    “说心里话就好,爷爷还能生气怎地?”

    “爷爷更聪明,舅舅更智慧。”少年说。

    黄锦忍不住说:“小少爷,你是跟你爷爷相处时间太短了,才会这么以为。”

    朱厚熜扭头白了黄锦一眼,黄锦悻悻闭了嘴。

    老道士一点也不在意的笑笑,问道:“比如说……?”

    “爷爷活的累,我二叔也是,可舅舅就活的很轻松……”少年讪然道,“这只是孙儿以为的,不一定对。舅舅也曾说过,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,不能直接拿来类比,否则只会脱离实际,走向虚无缥缈……”

    老道士含笑颔首:“你舅舅说的对,你说的也对,爷爷是不够智慧。”

    少年忙说:“我舅舅只是运气好,爷爷只是运气不好,要是人生际遇完全一样,您指定比我舅舅厉害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……你运气也不错啊。”

    少年愕然。

    朱厚熜止住笑,温和说道:“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,这话不错。如果直接类比,则要么自卑,要么傲慢,这般会导致下位者会对上位者顶礼膜拜,上位者对下位者不屑一顾……从这个角度来看,这句话很对,可若是换一个角度呢?”

    少年疑惑道:“换一个角度?”

    朱厚熜点了点头说:“其实啊,一个人的一生中,要面临的各种事情,早就有人面临过了,有的人成功了,有的人失败了。人之一生中,其实大多时候都没必要试错,只需带着问题找答案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人常说,吃一堑,长一智。可大多情况下却是吃一堑,再吃一堑,却总是难长一智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试错的不一定有回报,又干嘛要试错呢?”

    少年若有所悟,问:“爷爷的意思是……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?”

    朱厚熜摇头道:“不听老人言,需观老人行。”

    “不听老人言,需观老人行……”少年缓缓道,“爷爷的意思是……要看老人曾面临的问题是否和自己一样,又是否成功解决了问题,进而结合实际,取其精华化用到自己身上,而不是只听老人口中的大道理,就比如说……前车之鉴,后人之师,而不是前人之言,后人之师?”

    “孺子可教!”

    朱厚熜轻笑点头,“人生际遇不尽相同,可虽说千人千面,却总有雷同之处,总有范本可汲取经验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