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乾帝这话说得可意味深长,赵元江一怔,一时不知如何回答。 这些臣子当中,不少都是一心一意让大庆繁荣昌盛的,一听孙乾此言,心中有了防备。康王若是平常的叙叙旧倒罢了,若扯起别的事,可就犯了乾帝的忌讳。 赵元江心中一叹,毕竟是前太子,对乾帝的心性和能力不熟悉。 君臣之间开始转向政务,其中一道关于水灾的折子,将话题引到了广孝水渠一事上。众臣对这件事几乎麻木了,孙乾再次提起此事,反应平平。 他面上带笑: “朕若拨一百万两银子,投入广孝,众卿觉得能否开工?” 众臣吓了一跳,赵元江面上苦笑不得,他曾做过户部尚书,国库中有多少银子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。 “陛下,这银子可不是说铸就能铸的,和民间的生产、经济都息息相关。一百万两银子,国库中根本拿不出来!” 孙乾知道他担心什么,怕他搞个通货膨胀!大庆除了银子,还有铜钱、银票。 他笑了起来,对赵公公说道: “将那一百万两银子的账本拿来,让众卿过过目。” 赵公公心中闻言顿时激动不已,他这御前貔貅,终有要迎来辉煌一刻了吗?!赵公公领命而去,臣子们惊讶万分。 连一向沉稳不好主动的陈善,都忍不住问道: “陛下,您哪里来的一百万两?!” 孙乾有些得意: “自然是赚来的,朕说要修水渠,那必定要修的。这一百万辆银子,赵公公花了不少心神,众卿一看账本便知。” 赵元江握着胡须,神色一僵: “赵公公也参与了其中?!” 太监的身份是尴尬的,他们本应该老老实实的伺候人,却总想着参与到朝堂上来。现在提到赵公公,赵元江等人心中有了不悦,他们怀疑乾帝被太监唆使,才非要修建水渠。 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,通了彼此的心思,丁远光上言: “陛下,此事让赵公公参进来,似乎不妥?” 孙乾瞥了他一眼,比他更不高兴。他自然明白赵禄的身份,阶层之分固定在臣子们心中,与奴才为伍,会让他们觉得颜面无光。 “没什么不妥,若不是赵公公一番辛苦忙碌,朕还没有一百万两银子去修水渠。再者,这是为国为民之事,是为大庆百姓着想,难道这也不应该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