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有查明真正的事情经过,才能得到公正的裁决。工部和刑部立即拱手称是,周幕一副稳稳当当的模样,没有丝毫惊慌。 且不说他和李天章的关系,就是查明此事,他也是没什么大错的。 只是他想不明白,自己哪里招惹刑部了?! 此事到此,也告了一段落,孙乾将问题投到年关将至上。年关一进,京城便要严守,此时容易发生各种暴乱。 暴乱的不是百姓,而是那些与大庆进行贸易的其他外族。 距离年关只有三日时,孙乾与各部忙得不可开交,好不容易歇了半个时辰,小憩片刻,天就黑了。 孙乾看眼沉沉暮色,想起另一个世界,他很久没想这回事了,似乎越来越习惯这里。 刚来之时,他只想回去,而今,觉得这里似乎也不错。 在那边他没什么牵挂的人,父母有他一个出色的大哥照顾,自己吊儿郎当的当着导游,向来不入他们的眼。 思绪越飘越远,赵公公小离片刻又返回,他在孙乾面前躬身道: “陛下?” 孙乾若无其事的收回思绪,看了他一眼: “何事?” “回陛下,有人听说陛下想修建水渠,游说各地世家,筹了十万两纹银,愿为陛下分忧。” 孙乾一闻言,顿时乐了。 真是人在宫中坐,饼从天上来! “哦?谁啊,这么会办事?” 赵公公迟疑了: “陛下,正是这人不好说,老奴也没敢收他的银子。” “别啰嗦,谁?” “此人曾在李总兵手下当过副将,名叫朱盛。” 赵公公说完,忐忑不安的看了看孙乾。孙乾面无表情,他看不出什么来,只是本能感觉到了帝王的不高兴。 听到这名字,孙乾心中复杂无比。 怪不得此人能哄得他臣子们高高兴兴,这体贴人心的能力,还真是一流啊! 而且就算孙乾斥责了他,他也没有灰心,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他修水渠之事。先把银子凑上了,再接着几道关系,碾转到赵公公手中。 别看只是赵公公几句话的事,其中不知要洒下去多少银子,转托多少关系。 赵公公立即低声说道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