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或许姬发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的经历呢,不然也不会愚蠢的说出这样的话语。 “父亲大人,如今您年事已高,一路舟车劳顿,实在太过辛苦,儿子背您回城吧?” 听到这番话姬昌总算是点了点头。 姬发这个孩子总算还是有几分孝心的。 “既然你有此孝心,为父甚是欣慰,那便由你背着为父进城吧。” 姬发身躯微微一屈,便把姬昌背到了身上。 姬昌虽然有些发福,身体胖了很多。 但是对姬发来说,背起自己的父亲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 姬昌趴在姬发那广阔的背上,又回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伯邑考。 伯邑考,几乎可以说是他最为看重的儿子。 这些年也一直对他努力培养。 伯邑考确实是没让他失望,除了好色一点,其他的几乎没有缺陷。 可惜这么好的儿子却死在了朝歌。 这些年来,他多少对自己其他的儿子也有一些忽略。 如今姬发都已经变得如此雄壮了。 后背宽阔臂膀有力,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。 在姬昌的心中,不由得把姬发和伯邑考比较起来。 发现姬发并没有输给伯邑考很多。 这个儿子无论是心性还是胆略,都是有过人之处的。 优点在于这个儿子有识人之能。 办事老靠稳妥,老气横秋的模样,还真不比伯邑考逊色。 或许未来的继承人就是姬发了。 此子可成大器也! 而姬发此时也是意气风发。 背着父亲在文武百官以及黎民百姓的注视下,大步流星的就往西岐城走去。 他要让文武百官看一看,要让黎明百姓看一看。 孝顺的公子不仅只有一个伯邑考。 他姬发,同样也是一个至孝之人。 他的这番举动确实是引来了许多人的赞叹和钦佩的目光。 显然他的这个目标已经达成了。 侯爷历经七年的磨难,终于回归西岐,西岐城一片喜气洋洋。 至于当初前往朝歌却没有回来的大公子伯邑考,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。 长公子在朝歌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,虽然未曾听说过,但是却也知道长公子在朝歌遇害了。 如今事已至此,谁都不敢提及此事,只能默契的回避这个问题了。 否则引起侯爷的不快,可就不好了。 随着侯爷进城,西岐城的百姓无不爆发出惊天的欢呼。 第(2/3)页